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北京博力康宁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010-8767-1126(国内)

电话:+86-10-8313-0628( 国外)
E-MAIL: 
peterwangpeng@bjboardingcard.com
jennyyang@bjboardingcard.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20号乐成中心A座5层513室
新化学物质登记 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新化学物质登记
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之比较
2014-12-18 14:29:00 点击数:

沈英娃 研究员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包括死亡)。急性毒性是毒理学中最早提出的概念,所关注的是急性中毒的阈值、症状等,其研究结果多以LD50和LC50表示。可为应对短时间内高浓度或高剂量的突发事件,以及制定职业接触或暴露的最高限值提供基础数据。
    慢性毒性是相对于急性毒性的毒理学概念,是指长期接触毒物或染毒对机体所致功能或结构形态的损害。所关注的是毒物的作用性质、靶器官、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病变程度等。其研究结果多以无可观察效应剂量(NOEL)、最低可观察效应剂量(LOEL)等表示。慢性毒性是衡量蓄积毒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制订卫生标准的重要资料。
    在生态毒理学中的研究中,染毒(或称暴露)方法与传统的毒理学有所不同。以静态的藻类生长抑制为例,虽然也是一次性投入外源化合物,但在试验结束时(通常是48小时或72小时),受试的藻类已完成了多世代的增殖。这与传统毒理学按照占实验动物寿命时间比例所划分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大相径庭。因此,认为在生态毒理学的范畴内以短期毒性和长期毒性来替代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是一种更为准确的提法。只是出于习惯,常常还是称之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在实际应用中,短期毒性的研究结果可用于有如泄漏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处置;长期毒性的结果则可用于对低浓度的环境污染物的控制。
    就研究的进程而言,急性(短期)毒性是慢性(长期)毒性的起点和基础,前者为后者的实验设计提供了方向和剂量范围。因此,对于某一外源性化合物的研究,通常先从急性毒性开始。这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即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如果只是想直接完成慢性(或长期)毒性研究而毫不涉及急性(或短期)毒性,将是没有支点的起跳,难谈其成功率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