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中国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申报也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五月“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论坛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学术会议”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CFSA)的朱蕾博士在会上对近年中国食品相关新品种申报工作进展进行了总结,情况如下柱状图所示。 总体而言,食品相关新品种的申报自2011年正式开展,至今呈现申报数量上升趋势。虽然2014年末到2016年初,发生了一些波折,使得申报工作有所停滞,但于2016年底逐步恢复,经历了2017年一系列新国标的正式实施后,2018年的申报数量大幅上涨,全年受理数达到了60个物质;2019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仅2019年上半年,受理数就已超过了2018年全年,达到70个物质。另外在今年5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3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粘合剂》的征求意见稿。相信粘合剂国标空缺的填补,又会引发一轮申报热潮。 同时,申报数量的增加也给政府部门和评审专家带来一些挑战。下图显示,2018年全年评审数达到了190个。平均每次评审会,专家需要评估约30份申报材料,其中包括首次上会物质和之前物质的补充材料。因此朱蕾博士也提出评审压力大,模式有待优化以及规章、技术指南亟待完善的问题。 从结果上看,截至目前,政府部门一共受理了296个物质,批准了158个,批准率约为53%。再结合评审总数(592)可知,平均每个新品种需要经历2-3次评审后才能得到批准。企业在计划产品上市时间时应当充分考虑审批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预留出较为充分的申报时间。
2025-01-06
visibility
13